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 5月, 2019的文章

2019/05/24 黃瑋傑@我們。他們

圖片
黃瑋傑「返‧轉」獨立空間巡迴演出 時間:2019年5月24日 19:30 地點:中壢我們。他們咖啡廳 就是可以這麼近,你拿幸福照著我。唱什麼已經不記得了。

[LJR] 蒲桃

圖片
文/林怡如 說起河川教育中心話題度最高的部分,除了大溜滑梯之外,就是正門口的蒲桃樹了。每天總是有許多民眾經過駐足,有的是孩子問爸媽,那是什麼樹?有的是老朋友、老夫妻,停下來憶當年爬樹摘果的經驗;也有許多中年人,介於未知與已知中間,那是不是蓮霧? 蒲桃會被指認為蓮霧是其來有自,蒲桃與蓮霧都是桃金孃科(Myrtaceae)赤楠屬(Syzygium),蓮霧的別名也被稱為爪哇蒲桃、大蒲桃、洋蒲桃、金山蒲桃等,兩者的花形非常像,都是偏向淡黃綠色,細長放射絲狀。能夠指認蒲桃為蓮霧者,也算是對植物略有涉略。 老一輩的人看過蒲桃的真的不少,很多都直接用臺語叫它的俗名「香果」,親自嘗一嘗,香果的滋味還真是果如其名,是清甜的味道,可惜果實高掛,我們只能盡量撿拾完整的落果,沒得好好大快朵頤一番。蒲桃的果實肉薄而鬆,種子大,有玫瑰香,剛好呼應它的英文名Rose Apple。 蒲桃來自印度及馬來半島,被鄭成功軍隊隨行軍民引進臺灣,一開始被當作果樹食用,但因為肉薄汁少而漸漸被同屬的蓮霧取代。由文獻中考據,「菩提果一名香果,花有鬚無瓣,白色,實如枇杷,鮮青熟黃,狀如臘丸」,文中的菩提果就是香果。蒲桃的花於一至四月開放,花期甚長,果實於五月下旬開始成熟,事實上中心的蒲桃自四月就開始結實累累,花與果實齊放,成為民眾最香甜的陪伴。 ※參考資料:莊溪──認識植物、一個人與花草的生活 ※拍攝日期:2019.5.19 ※後記:至七月還有少量的果實

2019/05/03 徐凡甘‧我的選擇是把生命活得更好

圖片
講題:我的選擇,是把生命活得更好 講師:國際城市浪人育成協會 徐凡甘 時間:2019年5月3日 19:00 地點:中壢社區大學 在雜學校見過,初以為只是一個讓人跳出舒適圈的社會企業,議題沒有太吸引我。但聽完凡甘的分享,沒想到背後是這樣的生命故事,城市浪人設計的任務,或許不僅止於踏出舒適圈,還有更多生命的面對與和解。 沒有見過講師這麼溫柔的,即使講過了百場,還是用生命在敘說故事,不見任何匠氣,我們都深信「用生命影響生命」。他說,我們習慣先看見、再相信,但對他的夢想,他是先相信、再看見。他說,千年一會,我們今生是不會再相見的了。他問,明天跟無常,哪個先到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