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 6月, 2023的文章

臺中市立圖書館上楓分館

圖片
 「臺中市立圖書館上楓分館於111年7月5日開館啟用,是臺中市首座以環境教育為主題特色的圖書館。館舍紅磚外牆呼應了近旁的澄黃麥田與楓紅,既有生態草溝、原生植栽及由內外動線串連的空間開放設計,自然地融入學校及社區之間,亦搭起了人與自然關係的平台。」──臺中市立圖書館 炎炎夏日,上回是去腳踏車道避暑,這回試試看不同的圖書分館。門口迎接的是長得很漂亮的腎蕨跟迷迭香,空氣中都有迷迭香的味道。落地窗的視野跟採光很好,我想到臺東大學知本校區的圖書館,以及蘆竹的北區水資源回收中心。 藏書也有外文繪本(雖各語都不多),以及「綠繪本」,有許多環境主題的選書,也看到建南主任的大作。針對兒童部分有適齡的桌椅,以及半開放式的嬰幼兒空間,相形之下比較沒有干擾到外面的壓力。 遇到要等媽媽一個下午的孤單哥哥,哥哥很熱切地想照顧禾,給他玩具、念書,後來還加入另一個阿姨。啊!說著說著的村莊,這樣就出現了。想睡時我們到室外樹蔭處睡個小覺,再回來又加入了另一個哥哥。上楓分館的氛圍,好像沒有葫蘆墩或豐原分館那麼嚴肅,豔陽天還有蛙鳴相伴。 #臺中市立圖書館 #上楓分館 #環境教育 #禾事 2023.6.21

2023/6/11 石岡壩的小雨燕

今天在石岡壩遇見一隻小雨燕,是眼尖的一群大男孩發現的,我們離牠很近,但因顏色與地面相近,且在欄杆外,並沒有注意到。大男孩有玩性,動手移動了小雨燕到步道上,小雨燕伸直了翅膀,好一陣子後又縮起。男孩們圍成圈,看著,幾位試圖拿草碰觸小雨燕。一開始就在搖滾區的我們知識畢竟也不足,還在忖度如何介入。 但感覺再下去孩子是以玩的心態在對待小雨燕,我們仍舊出聲制止:「你會想在不舒服的時候被別人戳屁股嗎?」不久孩子一哄而散。好了,這下小雨燕在步道上,剩下我們是唯一看著牠,且能保護牠的人。不喜歡碰鳥,但我仍拿了手機錄下影像向桃鳥求救,好在范卓昭老師在線上,教我如何處理。 小雨燕「腳細小而軟弱無力,無法用來站立及支持體重,因此不在地面行走活動,而用爪來吊掛牆壁或岩壁上。因落地後即無法起飛,幾乎所有的活動都在空中進行,需要飲水時會低空快速掠過輕點平靜的水面。」(行政院農業委員會)范老師讓我將小雨燕放在手指上,然後在高處放飛。 保險起見我使用樹枝,慢慢跟小雨燕溝通,請牠收起翅膀,前進到樹枝上。前幾次都差一點點,最後一次牠站上樹枝那一刻,我立刻上舉甩出,小雨燕順利飛離。 感謝桃園鳥會,感謝范老師,或許也要謝謝發現小雨燕的男孩們,這是一場日常的環境教育與生命教育課,從0歲開始。 //也要謝謝我的手機有網路 > < #桃園鳥會

2023/6/10 蔡明憲‧臺灣蜂類多樣性及其生態行為@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

圖片
112年「雪霸保育奇遇記」系列講座-PartII 🌼時間:6月10日(星期六)下午2點至4點 🌼講題:臺灣蜂類多樣性及其生態行為 🌼講師:蔡明憲老師 🌼地點:台中市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-2F國際會議廳 --Ruby摘-- - 農業畜產科系曾經被視為較次等的科系,在科技掛帥的趨勢中,還有許多更名與科技相關,但事實上我們的生活與農漁畜牧密切相關。 - 我們喜歡喝蜂蜜,使用蜜蜂相關產品,卻在看到蜜蜂時想要打119,你會這樣對待朋友嗎? - Bee 跟 Honey Bee 如何翻譯?真正的「蜜蜂」,分類上來說整個地球上只有 9 種。可是我們不習慣講單音節「蜂」,皆會以「蜜蜂」稱之。 - 食蚜蠅會擬態,看似蜂,可由觸角及翅膀分辨出。蜂的觸角為L型膝狀,且食蚜蠅只有一對翅膀。 - 真社會性昆蟲特性:協同育幼、階層分工、世代重疊。不多,約僅有螞蟻、胡蜂、蜜蜂及白蟻。(白蟻與螞蟻分類相去甚遠,白蟻與蟑螂較接近) - 東方蜂採零星蜜源,西洋蜂採集中蜜源,尚有季節差異,原則西洋蜂沒有與原生物種有太大的競爭影響,而且西洋蜂太嬌貴了,大致上需要人類照顧才能存活。 - 虎頭蜂巢圓,長腳蜂巢如蓮蓬頭,長腳蜂如無被觸及巢穴,通常不會攻擊人類,但長腳蜂的築巢地點與人類常常高度重疊。 - 依食性來分,蜂可分五種:植食性、寄生性、捕食性、捕食加寄生與訪花授粉。寄生蜂會將卵產在其他昆蟲體內,為生物防治的重要方式。捕食性有虎頭蜂與長腳蜂。 - 台灣熊蜂的研究較晚,但現已有用原生種熊蜂於網室授粉,成效佳且已有商業模式。(可減少蜜蜂於網室中翅膀的傷害?)(電影大黃蜂的英文其實是熊蜂bumblebee。) - 世界上獨居蜂約佔80%,社會性蜂約佔20%。獨居蜂媽媽會將獵物麻醉,並在同一空間產卵,下一代依此獵物提供養分成長,在幼蟲食用獵物過程中,該獵物是存活的,但又不可甦醒至危害幼蟲,可說其麻醉技巧了得。 - Wasp 在翻譯上常被誤翻為黃蜂,事實上是捕食蜂,而 Bee 則是會訪花的花蜂。 - 虎頭蜂螫針無倒刺,螫針旁肌肉較有力(?),螫人後可再拔出螫針。蜜蜂螫針有明顯倒刺,螫針旁肌肉較無力,螫人後螫針會留在人體皮膚中,並且一併留下體內毒囊。被螫後簡單拍除螫針即可,若用手捏除可能會擠出更多毒液進入體內。 ----- 是要寫圖書館文查到這場講座也太驚喜。 感謝主辦單位及講師同意線上直播。 曾被自己家的寵物叮到...